GMP標準技術

GMP, 中文含義是"生產質量管理規范"或"良好作業規范"、"優良制造標準"。GMP是一套適用于制藥、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,要求企業從原料、人員、設施設備、生產過程、包裝運輸、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,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業規范幫助企業衛生環境,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,加以改。簡要的說,GMP要求制藥、食品等生產企業應具備良好的生產設備,合理的生產過程,完善的質量管理和嚴格的檢測系統,確保產品質量(包括食品衛生等)符合法規要求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簽署的2011年第79號令,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(2010年修訂)》(下稱新版GMP)已于2010年10月19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,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。中國新版GMP與98版相比從管理和技術要求上有相當大的進步。特別是對無菌制劑和原料藥的生產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新版GMP以歐盟GMP為基礎,考慮到國內差距,以WHO2003版為底線。新版GMP認證有兩個時間節點:藥品生產企業血液制品、疫苗、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,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;其他類別藥品的生產均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。未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的企業(車間),在上述規定期限后不得繼續生產藥品。
2015版藥典制藥用水測定標準
1、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清液體;無臭,無味。2、酸堿度取本品10ml,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,不得顯紅色;另取10ml,加溴麝香草酚藍指示液5滴,不得顯藍色。
3、硝酸鹽 取本品5ml置試管中,于冰浴中冷卻,加10%氯化鉀溶液0.4ml與0.1%二苯胺硫酸溶液0.1ml,搖勻,緩緩滴加硫酸5ml,搖勻,將試管于50℃水浴中放置15分鐘,溶液產生的藍色與標準硝酸鹽溶 液[取硝酸鉀0.163g,加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,搖勻,精密量取1ml,加水稀釋成100ml,再精密量取10ml,加水稀釋成100ml,搖勻,即得(每1ml相當于1μgNO3)]0.3ml,加無硝酸鹽的水4.7ml,用同一方法處理后的顏色比較,不得更深(0.000 006%)。
4、亞硝酸鹽 取本品10ml,置納氏管中,加對氨基苯磺酰胺的稀鹽酸溶液(1→100)1ml及鹽酸萘乙二胺溶液(0.1→100)1ml,產生的粉紅色,與標準亞硝酸鹽溶液[取亞硝酸鈉0.750g(按干燥品計算),加水溶解,稀釋至100ml,搖勻,精密量取1ml,加水稀釋成100ml,搖勻,再精密量取1ml,加水稀釋成50ml,搖勻,即得(每1ml相當于1μgNO2))0.2ml,加無亞硝酸鹽的水9.8ml,用同一方法處理后的顏色比較,不得更深(.0000 02%)。
5、氨 取本品50ml,加堿性碘化汞鉀試液2ml,放置15分鐘;如顯色,與氯化銨溶液(取氯化銨31.5mg,加無氨水適量使溶解并稀釋成1000ml)1.5ml,加無氨水48ml與堿性碘化汞鉀試液2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,不得更深(0.000 03%)。
6、電導率 電導率 ≤2μS/cm (電阻率≥0.5 MΩ.CM)
7、總有機碳 不得過0.50mg/L(附錄VIII R)。
8、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ml,加稀硫酸10ml,煮沸后,加高錳酸鉀滴定液(0.02mol/L)0.10ml,再煮沸10分鐘,粉紅色不得完全消失。
9、不揮發物 取本品100ml,置105℃恒重的蒸發皿中,在水浴上蒸干,并在105℃干燥至恒重,殘渣不得過1mg。
10、重金屬 取本品100ml,加水19ml,蒸發至20ml,放冷,加醋酸鹽緩沖液(pH3.5)2ml與水適量使成25ml,加硫代乙酰胺試液2ml,搖勻,放置2分鐘,與標準鉛溶液1.0ml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處理后的顏色比較,不得更深(0.000 01%)。
11、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,采用薄膜過濾法處理后,依法檢查,霉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超過100個。
制藥用水分類
1、飲用水(Potable-Water):通常為自來水公司供應的自來水 或深井水,又稱原水,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5749-2006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。按2010中國藥典規定,飲用水不能直接用作制劑的制備或試驗用水。2、純化水(Purified Water):為原水經蒸餾法、離子交換法、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藥用的水、不含任何附加劑。純化水可作為配制普通制劑的溶劑或試驗用水,不得用于注射劑的配制,采用離子交換法、反滲透法、超濾法等非熱處理制備的純化水一般又稱去離子水。采用特殊設計的蒸餾器用蒸餾法制備的純化水一般又稱蒸餾水。
3、注射用水(Water for Injection):是以純化水作為原水,經特殊設計的蒸餾器蒸餾,冷凝冷卻后經膜過濾制備而得的水。注射用水可作為配制注射劑用的溶劑。
4、注射用水(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):為注射用水依照注射劑生產工藝制備所得的水。注射用水用于粉末的溶劑或注射液的稀釋劑。

折疊水質執行標準
1、飲用水:應符合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GB5749-2006),該標準已在2007年開始執行。2、純化水:應符合《2010中國藥典》所收載的純化水標準。
在制水工藝中通常采用在線檢測純化水的電阻率值的大小,來反映水中各種離子的濃度。制藥行業的純化水的電阻率通常應≥0.5MΩ.CM/25℃,對于注射劑、滴眼液容器沖洗用的純化水的電阻率應≥1MΩ.CM/25℃。
3、注射用水:應符合2010中國藥典所收載的注射用水標準 。
制藥用純化水根據水源的具體條件和用水的具體要求,可選用雙級反滲透工藝、單級反滲透結合電去離子系統(EDI)工藝、單級反滲透結合混床等工藝,使系統的技術性、操作性、經濟性統一。
制藥用純化水處理設備配置
采用的單元器材均為國際知名公司生產,產品水水質符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》要求。• 設備單體和管道設備符合GMP的要求。
• 設備的后端處理設備,如紫外線器、終端過濾器、終端水箱、管路等均采用316L材料。
• 設備采用PLC控制,上位機監控技術,全自動運行和全自動處理程序(如反沖洗、再生、鈍化、程序),配備臭氧水管路系統等



設備進水要求:
原水水質必須滿足飲用水標準。通過自來水管網自有壓力或經二次加壓后待處理水進入預處理系統,濾后水進入帶有保安筒式過濾器的兩級RO系統,滲透水再經過臭氧徹底(或電除塵設備EDI)進入純化水儲罐,經過紫外線器去除所有剩余臭氧,由純化水外輸泵送到用水點,完成純化水生產過程。水箱中的純化水經由外輸水泵(恒流速)不斷循環,并在循環過程中投加 進行-去除殘余 的作用,保證純化水水質恒久不變。注射用水采用先進的連續電去離子深度凈化工藝。部分純化水送入后段單元,即EDI單元;在EDI單元中離子進一步被脫除,出水在經過精密筒式過濾器后進入帶有蒸汽拌熱的注射用水儲罐,再由注射水外輸泵送到板式換熱器冷卻后進入注射用水管網。
純化水和注射用水均有回流到儲水箱,當用水點不用水時實現自循環。